下载安卓APP箭头
箭头给我发消息

客服QQ:3315713922

「社交死重」可能拖垮微信的东西

作者:课课家教育     来源: http://www.kokojia.com点击数:632发布时间: 2017-08-16 15:23:12

标签: 微信产品经理互联网

软考,您想通过吗?一次通过才是硬道理

  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多少半年不说一句话的「朋友」,这其中有多少值得被留下,又有多少需要被清理?

「社交死重」可能拖垮微信的东西_互联网_课课家

  微信最近有些躁动,关于不久前「三天可见」的争论仍甚嚣尘上时,一则关于微信内部灰度测试「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的消息又让朋友圈炸了锅。未来朋友圈还会增加什么功能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微信在「清洗」自己的关系链,而且步伐坚定。

  在「三天可见」引发的质疑尚未冷却的档口,又「顶风」内测「不常联系的朋友」。不惜冒挑战用户习惯的风险来频频做出改变,微信必然是看到了什么潜在威胁。

  三天可见之后又是不常联系的朋友,微信在焦虑什么?

  「社交死重」,可能拖垮微信的东西

  在航天领域里,飞行器上无意义的负重被称为「死重」。而对于微信来说,那些沉积在列表中不常联系的好友就是微信的「死重」。

  通过批量管理不常联系的朋友,微信就是要清洗通讯录,扔掉那些不必要的负重,这对于一个社交产品而言是需要很大勇气,但同时也是让微信回归本质必须要做的。

  8.89 亿月活,因为好友关系链的飞速扩张,微信的熟人社交属性也在被快速弱化。

  在极客公园之前《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件事,微信是不是做错了?》的讨论中就曾提到过,无论是 Facebook 还是微信,关系链的扩张几乎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而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朋友」的比例在被不断稀释的。这种稀释也会逐渐弱化一款熟人社交产品的属性,社交形象困境。

  而彼时的 Facebook 有 Instagram、Whatsapp 和 Messanger 来缓解,而微信缺乏能够重新承载「熟人社交」属性的「微信系」产品,所以只能不断在自身产品上加磅。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一种手段,如今的不常联系的朋友也是,因为现在微信的好友已经远超一个正常人活跃社交圈的容量。

  今年四月腾讯旗下企鹅智酷发布了《2017 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45% 用户的微信关系超过了 200 人,这个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微信原来定义的「普通人只能管理 150 个微信联系人」的界线。

  因为工作、业务、生活等各种原因不得不添加的「伪好友」数量越来越庞大,这些从没说过一句话、不看一眼备注不知道是谁、甚至看了备注也想不起是谁的人成为了微信的「社交死重」。

  半年不开口,开口先问「你哪位?」,这部分「社交死重」并不会对微信的体验有过多提升,很多时候反而是一种负增益。

  混乱的朋友圈、繁琐的分组、五花八门的备注,而且总会一不小心被拉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群里,然后各式各样的群好友申请、一眨眼几百条的消息提醒,和朋友聊天的频率反而越来越低…… 这一切都在真实发生着,也在让微信在变重。

  于是乎,微信选择了最直接的砍负重的方式——清洗通讯录,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批量管理「不常联系的朋友」。

  不常联系的朋友,还算不算朋友?

  微信在内测的新功能,围绕它讨论总离不开一个观点——难道只有经常联系的人,才能算朋友吗?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微信的产品经理不傻,但微信仍旧顶着争议开始了「不常联系的朋友」的内测,这其实牵扯到了一个产品角度的问题。

  作为一款几乎辐射了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超高频 App,微信面对的是国内整个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100 万量级和 10 亿量级的产品,产品角度必须是不同的。微信需要考虑的是最基础最普遍的用户需求,而不是针对某些小众的特殊功能一味拔高。

  要知道,面对成百上千的好友,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是没有能力驾驭这么大的社交圈的,更关键是他们本身也没意愿没动力去定期运维的这些社交圈。而过多的好友、过泛的关系链、工作生活混杂的朋友圈……这所有对最普通的用户都是一种伤害,在慢慢拖垮微信作为一款熟人社交产品本身的价值。

  所以,帮助这部分最普通最庞大的用户群,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将微信社交关系轻量化,回归熟人社交的本质,这是微信必需要做的事。

  在已知的消息里,新版「批量管理不常联系的朋友」的功能通过历史聊天记录,自动为用户筛选出好友列表里边的三类人群: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以此为划分帮助用户清理/屏蔽不常联系的人。

  三个纬度,提供三种筛选机制,对筛选出结果进行批量管理,尽可能低的使用门槛,算是典型的微信产品的思路。至于不常联系的朋友比例到底有多大、如何精确筛选好友紧密度,手握完整后台数据的微信团队应该比谁都清楚。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常联系的朋友」在批量管理好友的意义之外,也有关系链的回顾和梳理的作用。

  我们并不会把筛选出来的每个好友都删除或屏蔽掉,但这或许是微信通讯录大清洗的前兆,而最终你会删了谁,又留下谁?

  被归还的用户权力

  无论是「朋友圈三天可见」还是「不常联系的朋友」,微信都在将更大的选择权归还给更广泛的用户。

  当微信从一款单纯的社交产品上升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社交名片时,微信本身对于用户的意义也发生了转变。在微信承载了用户纯粹社交之外越来越多的现实意义之后,也需要将越来越多的权力归还给用户。

  虚拟的社交产品本不该背负一个人在现实世界背书的责任,但因为国内强关系链社交产品里微信绝对的垄断地位,让国内用户在强关系链社交的选择变得很窄,尤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如今不管这是不是微信本意,或者用户本身愿不愿意,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张虚拟履历。而作为一个人,选择是否接收某人消息是基本权利,选择是否给别人看朋友圈是基本权利,选择和谁社交不和谁社交同样也是。

  好友验证、拉黑、朋友圈权限、朋友圈三天可见、不常联系的朋友等等,这些功能都是在将权力逐渐归还给用户,提供多一个选择从来不是坏事。

  还是那句话,这种绝对的垄断同样给微信带来了超出一款社交产品所应背负的责任和压力,也在让微信和自己原本的社交属性渐行渐远,这些改变是为用户,同样是在为微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