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安卓APP箭头
箭头给我发消息

客服QQ:3315713922

Google社交网络产品的失败和探索

作者:在线教育平台     来源: www.kokojia.com点击数:1037发布时间: 2015-03-20 11:31:46

标签: 移动互联网泛社交

谷歌资深谷歌产品副总裁Bradley Horowitz正式宣布将Google+社交业务拆分出两个独立部分,分别为社交图片分享Photos服务、Streams信息流服务。
 
Horowitz曾去年12月份曾表示,Hangouts是一个业务范围很广的产品,它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语音通话;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群聊;可以面向个人用户,也可以面向企业。Hangouts将作为IM独立发展。
 
基于这样一组信息,围绕Google社交产品的新闻,其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做社交产品,尤其是做泛社交产品,其成败似乎无关产品设计,而核心的产品定位和差异化才是关键。(转载请注明出处哈斯日志:hasiblog)
 
Google+是什么
基本上是有人脉+照片+社群+lbs+活动+IM工具hangout构成的一个泛社交产品,阵地在web端。好多人没有使用过,所以概括一下。
 
人脉是从Google+上“圈的人”、手机通讯录联系人、Gmail contact中的联系人中,找到你的强关系人+在社区里关注的弱关系人构成。你“添加”以后,可以看到他们的feed流、可以点赞和评论。
 
Google+的各种群组更像是论坛,加入论坛可以参与小圈子的沟通、讨论和分享。
 
你我可以在Google+上发布文本心情、链接分享、LBS定位和照片。
 
活动,就是用户发起活动、聚会,可以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参加。发起者创建完成可以在feed流看见,如果选择hangout通知,也会在聊天界面收到通知。
然后就是hangout,也就是Google的聊天工具,集成了Google talk的相关功能、可以提供群组聊天、点对点聊天,甚至支持手机短信互通,我下载的新版本hangout干脆把Google voice已经并进来了。
 
在Google+从产品上来说,其实包含了,Google 账号+个人档案+社交关系网络+群组+IM聊天工具。一个用户的核心价值就是看别人、发布自己,参加BBS灌水,而且社交关系是一个弱关系、很泛的松散关系,而里边的有主题有组织的群组,跟Google group有重叠,且显然没有后者质量高。我是一个对所有新鲜的东西都会兴奋和沉溺进去,学习了解的人,对Google+的兴致,在发布之初惊叹其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然而,竟然没有超过一周,没有什么动力再去玩了,我一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
 
虽然,正如周末几个老朋友所谈到的我惊叹于Google+从web到APP的设计,其设计简约、流畅、大气,交互设计炫酷而不觉得炫耀,一切都恰如其分,“Photos漂亮的高分辨率大图、优秀的图片编辑、好用的自动备份、充满灵性的自动特效””能够轻易驾驭文字、图片以及多人视频的hangouts“,甚至有人更认为“同为实名社交网络的Google+比Facebook优秀多了:更时尚的设计,以圈子为核心的范围可控的内容分享机制非常高大上”。
 
但是,其产品定位的模糊,试图跟facebook正面对抗,实在是个混招。
 
产品差一定导致发展和竞争力差,而产品做得好微观的好,则不一定会在致胜中充当最关键的要素。Google+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由人脉关系+圈子+google profile+google account+streams+events+photos share(picasa web)+hangout这么多功能,这是多少个垂直APP在干的?而Google+作为集大成者为什么就无法因此而致胜。根本之处在于,已经有了一个facebook,为什么需要另一个facebook+?亦如,已经有了新浪微博,为什么需要一个腾讯微博?而每一个垂直细分的子功能都不够成重复回头和反复使用的动力,集成在一起又怎么能呢。
 
Google在社交领域的探索
其实Google是最早涉入社交网络领域的巨头吧,2003年收购的blogger.com,我把他看作是社交态产品。这个时候,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内容形成社交关系,已经基本获得先锋们的一致认可,甚至身先践行,通过ping、trackback等技术结构定义来描述这种开放关系。目前还在提供独立的BSP和CMS功能服务。哈斯日志的早期到2010年的文字都还在这里保存。
 
早在2004年1月,Google工程师Buyukkokten利用20%时间,产出的orkut曾经一度风靡,在巴西和印度市场最为成功,2008年更是成为这两个国家访问量最高的网站之一,2011年,Orkut在巴西的用户数首次被Facebook超越。2014年9月停服。在停服之前,Orkut网站层出现了大量虚假帐号,导致垃圾信息泛滥,收到大量的email但是这些人都奇奇怪怪的连去看一眼的动力都不足。Orkut还面曾临着用户隐私保护的挑战,网站曾感染病毒存在用户隐私信息泄漏的风险。
 
2004年7月收购的Picasa服务、hello(2008年5月停服)服务都有图片存储和分享等基本社交元素在在其间。
 
2005年Google收购Dodgeball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网络软件供应商。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位置后,可向朋友圈分享周边的有趣场所。这年收购的youtube,更像是社区化产品,有社交元素,但是相当弱。2009年中团队人员全部撤离,故停服。
2005年10月推出的类似del.icio.us的内容分享社交Bookmarks Lists,2011年12月停服。
 
2008年5月推出了Friend Connect。利用该服务,任何一家网站都能轻松创建自己的社区功能,如用户注册、邀请、图片共享、消息发布、评论等等。这个时候,你能看到很多网站上都曾经挂过这个方块。2012年3月停服,转到Google+
 
2007年,集合所有产品跟用户注册相关的信息,建立Google Profiles,他公开的,包含个人的基本信息,昵称、职业、地理位置、一个链接列表(可以填写你的博客、twitter、图库等)、照片以及简短的说明,这些信息将会被集成到用户产生的内容里面(如个人创建的地图、共享的书签等)。
 
2009年初也推出了自家地理位置服务Latitude,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在各个地点(饭店、旅游景点等)发布自己当前活动信息,同时查看当前有哪些好友也在自己所处地点附近活动。同年5月,发布的Google Wave一种个人通信和协作工具,基于Web的服务,旨在合并电子邮件,即时通信,wiki和社交网络,它有一个强大的实时协作和强大的拼写检查功能,可自动翻译几十种语言。Google Wave 的通讯协议是开放的,可以基于wave做许多其他的扩展。2012年4月30日停服。
 
2010年2月,Google buzz类微博服务正式开通,用户可以follow自己感兴趣的人,查看他们分享的状态、链接和图片。如果用户使用Flickr、Pacasa、Google Reader、Twitter等工具时,还可以将这些信息自动导入到Buzz,跟收购的前员工创办的FriendFeed一模一样。2011年底停服。
 
2011年推出Google+,从账户数上来看应该不少,但是ugc内容很少,多数都来自于分享的内容而进行互动,比如点个赞。我在Google+上的互相关注量四五百,几十个群组,基本上只有一两条更新。而且基本上随着移动社交APP的发展,Google+的用户时长被大幅牵走,而且激活的次数也逐渐被其他的app拉走。(我看到过一组数据,国内很多媒体都引用过,用户数活跃以及用户行为等,但是追溯了一下英文原文,不太靠谱,所以没有用,只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描述)
 
移动+社交的可能性
与Google的笨重的大象,举步艰难的状态相比,而这些垂直的、细分的,单一的、甚至简陋的社交产品,因为专注于一点,让用户迅速形成使用习惯的关联和玩法迅速升级,当然也许这些app火爆几年之后迅速被下一代产品(next generation)替代。基本上从Google+ 的各种报道来看,定位的不清晰,各种公司的诉求和怨念叠加其上,使得Google+在产品市场策略上不清晰,是做Google.com全平台的统一服务,还是一款独立的社交产品?产品总监 David Glazer 和副总裁 Chee Chew就出现过不同的表态。
 
而从这次分拆来看,其实更变成全平台的统一服务了,或者说larry本来就这么想的,而chew想多了。
 
Google在社交领域的先先后后的探索,基本上都有几个显性特征:
 
其一,都视图通过UGC、关系进而形成对content的评价,通过登录账户和行为形成social rank和个性化数据的采集,太强的搜索引擎和广告诉求,而不是纯粹的社交和关系的产品,稍微跟主线业务疏离一点的orkut,其实成长性还是蛮好的。
 
其二,所有的产品态的表达,都是无穷尽的通用化、泛连接,使得跟用户的需求黏接都不是很纯粹不是很精细,这也是Google产品方法论的,就是穷尽可能精简模型,进而找出最公共最抽象的最通用的实现,把最大公约数产品化,结果可想见。
 
其三,缺乏良好的运营策略。社交产品和功能性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尤其是不能跟facebook早期比,把运营策略已经做到产品里了,只从常青藤学校开始,到只到edu邮箱,最后才放开。用户要的参与感和存在感的诉求是通过运营来实现的,而Google+在这块显然没有任何作为。牛B的产品设计+不清晰的产品定位,在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只能不断调整大框架去补错,而不是试错。
 
其四,基本都缺乏较好的社交态产品的理解,缺乏对关系、对人的社交服务相关点的迎合和满足,而是认为所有用户价值点落在信息上,这个极大提高的UGC构成对user吸引的门槛,而导致用户行为和社区价值互动的恶性循环。
 
移动互联网社交领域新品不断涌现,基于主题的、基于媒介的、基于社区的、基于功能的、基于场景的,如此等等。比如运动社交、读书影评社交,图片社交Instagram,same,移动IM :WhatsApp、微信、Line;阅后即焚Snapchat、匿名社交Secret、Whisper,邻里社交nextdoor,甚至专司传播的plugue,空间+匿名社交yikyak,等等等,各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社交细分新品。这一系列的产品看,每个基本都有一个产品用户选择的问题,从不认为所有用户都是自己的用户,他们精准定义自己只服务于认同自己的产品模式和使用体验的一小撮用户,而基本上都获得了投资和市场的认可。而只有facebook才是纯的社交,Mark Zuckerberg 认为的“促进你和亲人、邻居、熟人的沟通,让世界的人连接在一起”,这种纯社交在今天的产品生态环境下极难生存。
 
移动+社交,有几个典型的特征,就是,
1 内容垂直化,玩法个性化,不基于某一种价值落脚点的社交,都是不靠谱的,而这个价值点会不会是阅读?会不会是分享?抑或别的利益诉求的价值点,都有可能性,但是这一切只是社交的载体而不是目的。
 
2 在社交模型中,最公共的功能点,抽象出来,显然是沟通。基于沟通、IM功能而形成的社交,和基于内容和关系状态而形成的社交是不同的,而且是非常中心化的有强者更强的趋势的,一旦一个产品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就会形成绕不开的黑洞。[输入微信黑洞,可以看看此前哈斯日志关于这点的看法]。国内的社交市场,除了微信、QQ形成一定关系壁垒之外,其他的社交方向,都尚未有绝对的强大的产品。


3 移动社交充分结合移动的特点,进而形成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和影响。所有只基于虚拟空间的社交都是瞎扯蛋,除非数字身份和肉身能重叠,所以这点而言陌陌是先锋,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可能性。
 
来自在线学习,文/哈斯日志

赞(14)
踩(0)
分享到:
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 HCIE直播课视频教程